4月17日,《重庆日报》“思想周刊”栏目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永强署名理论文章《强化“四个导向”推动调查研究走向深入》。文章全文如下:
近日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善于从价值导向、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四个维度共同发力,深入实际察实情,系统梳理获真知,科学决策收实效,力戒“调研秀”“问题秀”“成果秀”,促进调查研究工作提质增效、走深走实。
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做到“心至”群众。一是虚心学习,秉持甘当“小学生”的心态。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自觉拜人民为师,真正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赢得群众信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为开展调查研究赢得主动、争得支持,让调查研究的结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耐心倾听,坚定“眼睛向下”的勇气。调查研究既要“入山问樵”,又要“入水问渔”,不仅要迈入群众的门槛,更要融入群众的心坎,以真情换真言,以真知求真理。三是真心付出,丰富“下基层”的举措。通过调查研究,要勇于寻找真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以调查研究的实际成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强化求真务实的问题导向。调查研究工作要学会“蹲下去看蚂蚁”,到困难集中、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查找问题、研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一是聚焦实际,敏于发现问题。在调查研究中,对待实际中的真问题、真情况要做到不加“滤镜”、不搞变通,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把实际情况加以提炼和总结,形成客观、真实的调研报告。二是钻研理论,善于分析问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看到、听到、问到、想到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借助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把分散的认识系统化,把肤浅的结论深刻化,探寻问题的本质规律,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破解痛点、堵点、难点。三是知行合一,长于解决问题。要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提升“庖丁解牛”的分析能力,并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等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凝练、转化,举一反三,解剖麻雀,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多出真招、实招、硬招,扎扎实实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
强化守正创新的过程导向。调查研究必须做到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以战略思维深入调查,以创新思维深化研究。一是继承行之有效的传统调研方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好的调查研究方法,如深入基层的蹲点调查、田野调查、实地考察;解剖麻雀的典型调查、案例研究;互动性强的调查会、研讨会;感受直接的走访调查、面对面谈等行之有效的、传统的调研方法应该继承。二是运用网络平台拓宽调研渠道。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调整。在调研过程中,要适应新时代新变化,灵活运用网络载体开展调查研究,利用网络平台收集意见建议,体察网络民意,回应网民诉求,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三是创新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方式。在处理调查研究收集的数据和资料时,要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型数据分析工具,提高调查研究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更好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微观宏观相协调。
强化科学决策的结果导向。有调查无研究,有研究无措施,有措施不论证,都不能成为合格的调查研究。要坚持结果导向,构建“全局谋划、一体发力、系统推动、末端见效”的调研格局,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调研结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决策、政策和举措。一是转化为领导决策。调查研究是决策的前提基础,决策是调查研究的成果运用。只有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调研的问题和情况,才能提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建议。二是固化为制度政策。聚焦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把通过调查研究梳理总结、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通过法定的程序和规则,转化为政策性文件和制度规定,将调查研究的成果固化,进而将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为今后的工作推进提供方法指导和经验借鉴。三是细化为具体举措。调查研究的成果要及时转化,而那些还不足以提供决策、形成政策的调研结论,要变成推动工作改进提高的具体举措。对一些破解发展难题的硬招实招和创造性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逐步实现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切实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办到心坎上。
文章链接地址:https://epaper.cqrb.cn/cqrb/2023-04/17/010/content_rb_315586.htm